
南京我省督查119个万吨级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
新华报业网讯 7月28日至7月31日,省环保厅组织了13个督查组,分赴13个省辖市,对全省119个日供水万吨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督查督办。
排查全覆盖:防患于未然
保障百姓喝上干净的水,是党和政府时刻牵挂于心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环保部门的头等大事。此次拉网式督查督办的目的,就是将影响水源的隐患问题及早解决,以“防患于未然”。
此次督查发现,全省饮用水源地审批、保护区分级划定和立标工作基本完成,南京、苏州、泰州三市保护情况较好。但全省仍有10个一级保护区内存在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8个一级保护区内仍存在污染源。二级保护区则形势严峻,除仍有污染源外,其中17个日供水量一万吨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无应急水源,8个水源地没有进行保护区分级划分审批。所在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已经作出承诺,将通过搬迁项目、调整水源地功能等方式,逐步解决一、二级保护区内存在的问题。
保护水源:“舍不得也要舍得”
泰州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记者在随同采访中了解到,当地为保护水源采取了不少“硬招”。在泰州市三水厂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原本有一家投资3800万元的天发渔港。市政府两次召开专题会,最终对该渔港实施了整体搬迁。兴化市锦田化肥有限公司是一家有40年历史、近500名职工的老厂,由于威胁兴化城区1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市政府果断对其实施了关闭。面对“走向”,该厂负责人只说了这样一句话:“环保是第一大事,舍不得也要舍得”。
而在苏州太湖渔洋山取水口,经过工人20多天的奋战,一道钢丝网围栏已经把取水口团团围住,保卫着这里的水质。据了解,这道网的作用能阻挡湖面上的漂浮物进入取水口。如果发生蓝藻爆发,只要在钢筋网上扎一道布,就可以有效防止蓝藻进入水源地。 CYZ自吸式离心油泵,自吸式离心油泵,自吸式油泵,CYZ自吸泵,IH化工离心泵,IH耐腐蚀离心泵
安全隐患:解决要有“时间表”
督查组通过细查摸底,还将各地的“隐患”一一拎出,并与当地市政府交换了意见,提请当地限期解决,不得延宕。
又如,宿迁沭源地表水厂水源保护区标志牌不够齐全、规范,取水口50米处有一黄沙码头,二级保护区内有一较大规模的养殖基地,现用取水口紧靠道路。
又如,南通芦泾港水厂保护区内建有与饮用水供水设施无关的码头,并存在七家企业共用的排污明渠,少部分污水还通过明渠直接排入长江。督查组要求,力争早日将该排污管道接入东港污水处理厂,取缔排污明渠。
省环保厅表示,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取缔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存在的39个污染源,59个排污口,以及2000年以来24个新建、扩建的项目。
排查中,还发现了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比如,二级保护区外不远处的“边缘地带”,常常聚集有码头、砂场,成为环境问题集中区。另外,常州西石桥水厂取水口在无锡江阴市境内,常州魏村水厂、小河水厂取水口二级保护区有部分已划到了镇江扬中市,水源地的跨区域保护如何落实也需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