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V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DV是Digital Video的英文缩写,DV机是一种应用数字视频格式记录音视频数据的数码摄像机。
DV机提供了一次拍摄工具的重大革新,新的摄像机记录视频不再采用模拟信号,而是以压缩的数字信号为记录、制作和传递视频素材的方式。这种新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大幅度降低了电视制作的成本,打破了传统媒介那种进入媒介的技术障碍,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自然就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利器。
一、DV新技术在消防宣传中的应用
DV技术便于构建一支强有力的消防宣传员队伍,打造消防宣传网络。
消防工作宣传先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我国的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在今年4月召开的“全国消防宣传工作会议”上,李世雄副局长明确指出:“消防工作是许多经济建设活动的先导,消防宣传工作又是消防工作的先导。”再一次重申消防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搞好消防宣传工作,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而且更要调动基层官兵的积极性。基层大队、中队的官兵、战斗在灭火和防火的第一线,是事件的目击者和亲历者。如果他们拥有合适的摄像器材,就更是第一现场的记录者。如果能让一线官兵的所见通过媒介成为广大受众的所见,这种极富张力的宣传效果是以往传统宣传手段所不具备的。而DV为我们革新消防宣传手段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将先进的DV技术应用于消防宣传工作中,可以提高消防宣传的广度和力度,一线官兵不仅仅是战斗队,同时也是宣传队。
DV摄像机轻便灵巧,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易学易懂。操控人员可以随身携带记录消防宣传活动和个人行动。这些画面不仅有利于日后消防宣传典型的树立,也便于组织者及时充分了解情况,统一协调部署。
去年,结合实施“161”工程,重庆消防总队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建设,不仅完成了部消防局的“规定动作”还为每个基层中队配置了DV(数码摄像机)和DC (数码照相机),为基层解决了“硬件”问题。对这一新事物,官兵的热情极高,但是由于不懂DV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拍摄技巧,这些宣传“利器”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今年3月,为建立一个覆盖全市的消防新闻宣传网络重庆总队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全市消防宣传员培训班”,其中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聘请电视台的资深电视工作者为基层选送的消防宣传员讲授DV的拍摄,编辑和专题片制作等知识。从培训班结业至今年6月,基层新闻宣传员在各级电视媒体上稿量月平均由过去的不足5条上升到现在的50余条,播出量占全市消防电视新闻的一半以上,初步建起一支专兼职消防宣传员队伍,一个覆盖全市的消防宣传网络也逐步形成。
DV技术是推进消防“四进”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
去年公安部消防局提出大力开展消防宣传“四进”工作,对在新形势下创造性的开展社会化宣传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消防宣传“四进”工作是一项大规模的长期性的宣传工作。资料记录和搜集是一个难题,如果继续采用传统摄像器材对消防宣传进行录制就显得不合时宜。DV新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消防宣传也应当广泛调集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让各单位、各阶层的民众都积极行动起来,记录下他们身边有意义的和消防有关的社会活动,作为消防宣传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我们与重庆电视台进行了紧密台作,探索社会化消防宣传的新途径。重庆电视台《天天630》开设了“DV俱乐部”,鼓励广大市民用DV拍摄新闻在电视上播出,并在每周日进行点评。重庆消防总队和重庆电视台在合办的娱乐节目《‘119’俱乐部》和新闻节目《直通现场》中都开设了DV版块,为广大市民搭建了用DV讲述自己身边的消防人、消防事的平台。DV的介入,增强了媒体与观众、消防之间的互动,激发了广大市民关注消防工作,参与消防宣传活动的积极性。由于是观众自己“烹制”的视觉“大餐”,这些消防DV作品取得了很好的收视率,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弥补了常规消防宣传手段的不足。
DV的广泛运用为丰富消防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
消防工作是救人于危难,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工作,新的消防宣传模式应当多种形式、多种内容,调集人们喜闻乐见又富有思想性和感染力的活动进行宣传。编排消防文艺节目,组织消防文艺演出,开辟消防宣传阵地、刊播、放映消防公益广告、宣传片、设置消防宣传橱窗、板报公益广告牌……这些都是能够采用的有效形式。制作新闻、专题片以及消防类栏目都可以采取DV新技术,而内容就应当将典型实例、典型人物和大众参与相结合,让民众真正了解消防、理解消防、学习消防、并在寓教于乐中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作为大众文化。“宠儿”的DV为丰富消防宣传形式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如果运用得当,DV必将成为消防宣传与大众文化之间紧密结合的粘合剂。
二、DV技术在消防工作其他方面的应用
DV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在火灾现场调查取证、辅助指挥、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也极具潜力。
有利于灭火救灾和抢险救援现场的实时监测,辅助指挥决策。
消防部队是和平时期出动频率最高的部队,面对的往往是与死神打交道的危险现场。在危机四伏的现场,必须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但是现场指挥员往往只有靠侦察人员的描述作出判断,指挥员作出抉择的依据是经过侦察员大脑过滤后的信息,而且语言的描述不具备直观、形象的特点。前方侦察员如果有DV的协助,就可以使指挥部更加全面直观地掌握事故中心的实际情况。DV小巧便携、操作简单,非专业摄像人员只需要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掌握使用方法,这就使DV在事故处置中有了极大的用武之地。
在2004年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处置中,DV就发挥了重要作用。爆炸发生后,事故中心的氯气浓度超标100多倍,爆炸现场情况复杂,参战官兵携带DV摄像机多次进入爆炸中心,拍摄下第一手现场资科带回指挥部,立即在消防移动指挥车上进行回放。重庆市委书记黄镇东、市长王鸿举先后调阅这些资科,为后来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在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救援中,参战官兵使用DV,为DV在抢险救援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为后来的实践,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4月21日,重庆綦江东溪化工厂发生爆炸,现场残存200多吨乳化炸药和硝酸铵等原材料。由于在处置过程中仍然存在爆炸危险,只有少量必需的工作人员留在爆炸中心区,其余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区域。这时DV的优势又一次得到了展现。我们将DV架设在爆炸中心的开阔处,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将信号传送到位于安全区域的移动通讯指挥车。现场指挥部只需要在指挥车通过观看实时视频,就可与前方抢险人员取得联系,指挥搜救排险工作。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打算改进DV在抢险现场的传送方式,引进无线传送系统与DV连接,通过该系统将视频音频信号传送到后方指挥中心,增强DV的机动性。
有利于消防工作中的调查取证,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
在日常消防监督执法及事故调查中,证据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法律把证据分为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勘验笔录、视听证据等几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视听证据越来越受到法律界人士的重视,影像资料往往是无可辩驳的最直观的证据。在消防工作中,便携灵巧的DV可以运用在消防监督、执法处罚、火灾调查等各项工作。与静态的照片相比,影视资料更能动态地反映事物和事件的全貌,为我们的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提供真实有力的依据。
有利于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丰富官兵业余生活。
小编推荐消防增压泵、消防稳压泵、消防主泵、消防高压泵、喷淋泵、消防供水设备、消防供水、消防给水、消防供水系统、消防控制柜、消防控制箱、水泵控制柜、成套供水设备、环保工程、消防设备公司 、环保专用水泵及给排水设备优质产品供应商:上海市龙亚水泵厂 上海龙亚耐腐蚀泵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市新龙亚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转自:国际泵阀贸易网
消防部队营区大都毗邻闹市区,周边环境复杂。现在官兵的文化水平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提高,思想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力加强警营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还可以增强官兵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拴心留人环境。
网络数字时代,DV开始流行,除了食物不能数字化进肚子之外,什么都能“数码”一把,拥有一部自己的电影,对普通人来说已经不是个梦想了。DV本身就具有娱乐表达的功能,对官兵们来讲是新事物,容易得到他们的青睐。DV为官兵提供了一个自我意识表达,诉求的手段。DV使官兵们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镜头去捕捉自己感兴趣生活片断。制作自编自导自演的短片,对官兵8小时以外的生活是一种很好的放松和补充。只要适时加以引导,举办“DV影像大赛”之类的活动,可以将官兵的自发行为转变为有组织的警营文化建设活动,从而使健康有益的娱乐方式占领官兵的文化阵地和业余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DV成本的降低,DV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还将增大,其作为种经济型的互动式记录表达工具的优势会得到更大的体现。DV 不仅是客观记录社会和历史的工具,对具有创造欲望的人类来讲,将自己的想象通过DV转变成现实的影像也将是一种轻而易举的事情。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在实践中探索其应用前景,对消防工作具有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