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储政策暗藏玄机 复合肥价格一个心照不宣的谜 |
适逢冬储时节,在2006年战绩不太理想的复合肥企业又要面临2007年更加严峻的考验。目前,虽然产品正源源不断地涌向市场,不过,冬储的主流却是飘忽不定,复合肥价格走向一时雾里看花,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难以让人看得真切。而此时大家关注最多的,却又是复合肥的价格。笔者觉得此时的复合肥价格迷雾,只是复合肥企业彼此的心理博弈,至于谜底,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冬储政策暗藏玄机 今年冬季的复合肥市场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按照惯例,时间进入10月份以后,全国的企业都开始实施冬储战略,今年也是如此。国内复合肥企业整体上还是延续以前的政策,虽然整个市场上到货情况依然,价格却雾里看花。 不定价保息融资是今年复合肥企业的主流政策。所谓的不定价保息融资就是复合肥企业按照代理商交款额度给予融资利息的政策,一般是月息8厘至1分5厘不等,保息时限从交款日到2007年2月底或3月底。在此保息政策下,企业可以挟制经销商协同铺货占领市场,而企业只需要在2007年3月农民购买全面启动、市场基本明朗的状况下出台相应的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企业的报价都可能是“烟雾弹”,也可能是复合肥企业的“试金石”。 为了占领市场,特别是用肥量大、用肥期集中的东北市场,铺货政策也成为部分复合肥企业执行的首选,这项政策也是有能力在市场租库驻点直销的企业应对冬储的主要政策。企业提前铺货到市场是可以占领一部分市场份额,一旦市场启动,可随时调整产品价格。 企业在实施上述两种政策的同时,会有针对性的实施分阶段返利和保利政策来把价格推迟到2007年。 总之,企业制定的所有为保护渠道和市场份额冬储政策,其目的都是以避免市场报价为基础,因此,整个冬储复合肥市场上运行的若有若无的价格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对于今年市场提前启动的黑、吉、辽、蒙市场上的复合肥人士来说,迷雾中的复合肥价格更是一个急待解开的谜题。 2007年的价格走势,就笼罩在了这重重迷雾中,成为复合肥业界人士揣测最多的谜。 价格涨跌各执其词 部分人士认为,随着入世保护期结束,国家尽管维持进出口关税不变,但取消了对一些农业保护性补贴政策,这就等于宣告了政府将逐渐取消或减少与化肥行业相关的煤、电、油等优惠政策,以及增值税免征等一系列优惠扶助政策,再加上从2006年10月份就开始流传的铁路2号运费优惠政策的取消,这些实际就是在客观上提高了整个化肥行业的经营成本,成本的上涨最终会体现到产品价格的变化上来,因此,2007年的化肥价格有可能会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取消而上涨。 也有人说,如果政策的影响对于化肥行业只是猜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化肥本身就是资源性产品,煤炭、石油、天然气、磷矿石、氯化钾等每一种资源的价格上涨都会带来化肥价格上涨,何况现在是资源价格统一上涨,同时还有电价的上调,虽然复合肥企业会为了市场放弃一部分利润来减少对产品价格政策的影响,不过这种上游产品逼迫复合肥价格上涨的趋势倒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虽然有价格上涨的种种理由,不过很多人对2007年复合肥价格怎么变化却并非底气十足,因为毕竟面临着的市场竞争形势实在不很乐观。小编推荐广大化工厂用泵、医药厂用泵首选上海市龙亚水泵厂 上海龙亚耐腐蚀泵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市新龙亚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转自:国际泵阀贸易网 有些人认为,对于不少复合肥企业来说,2006年本来已经算是经营不佳。但对2007年复合肥市场,业界人士的定位是“整合年”,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整合年”这个词都是沉甸甸的。 也有人认为,目前国内复合肥产能扩张过快,市场群雄竞起是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据粗略统计,现在国内复合肥企业大约有4000多家,产能远远超过市场容量,部分企业仍在继续异地建厂扩能,过快、过热的产能扩张造就了复合肥严重供大于求的现实,2006年大部分国内复合肥企业产能都未能全面释放。 在产量扩张的同时,化肥市场总需求却在不断的下降。具体表现为农田面积日渐减少,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单位面积上化肥使用量的减少,再加上种地成本增加,挫伤农民施肥积极性。 产品成本上涨让复合肥利润越来越少,渠道成本、促销成本却在逐年上涨,造成了复合肥企业经营利润空间越来越少。与此相对的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促使复合肥企业不得不放弃过高的利润保全市场,有人说这是复合肥利润趋向合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复合肥企业的经营形势的确越来越严峻。 从上述分析来看,明年复合肥整体的需求形势肯定会不容乐观,复合肥市场这块蛋糕不可能继续无限做大,复合肥企业不得不做的就是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夺市场。 2007年究竟市场会走向何方?原材料、国家政策、市场形势都不甚明朗,面对比较严峻的2007年,如何给产品一个准确的市场价格定位成为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无疑,哪个企业先抛出价格,就有可能成为市场的众矢之的,这就是复合肥企业迟迟不愿意明确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价格是个迷团 由于今年东北地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东北地区一部分卖了粮的农民已经开始购买化肥,市场比往年启动早了一个多月。从11月初,自辽蒙交界地区开始,整个东北市场伴随着尿素的一路攀升全面活跃起来了,复合肥企业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卷入了这一轮的购买大潮。到12月份,有的代理商居然已经卖掉了上千吨复合肥之多,铁路站台上复合肥到货也开始熙熙攘攘了起来。 虽然复合肥企业没有明确经销商拿货的批发价,零售价却在市场的“胁迫”下陆续出台。从黑、吉、辽、蒙市场零售价得到的信息表明,市场对于2007年复合肥价格主流的零售价格定位为,一线品牌2100元/吨,二、三线品牌1900-2000元/吨。这个价格,减去零售商利润、代理商和经销商利润、短盘运费,再考虑一下复合肥企业承诺给代理商的返利、保息、宣传促销补贴等杂项因素,复合肥的实际市场价位似乎露出了端倪,这个市场心理价位也许没有复合肥企业设想的那样乐观。这就难怪前几天经销商对个别企业报出的市场价格表示难以接受了。 虽然现在的价格不代表2007年的市场价格,但是经销商如今形成的销售是复合肥企业制定结算价格时不可漠视的,至少对2007年春季复合肥定价有不小的影响作用。况且2007年对于有些复合肥企业或许生存攸关,采取一些取悦市场的营销战略也未尝不可,这一点,我们不知道,当事者或许心知肚明。 期待打开谜底 涨否?跌否?对于这些复合肥圈子里的跟随者和看客来说都有太多的不明白。不过,所有密切关注着复合肥市场一举一动的企业销售老总们,对2007年产品的价格定位,心里应该还是有个相对一致的定位,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复合肥价格谜底揭开的底线时间是保息结算日,大部分复合肥企业今年冬储指定的结算时间都是2007年2月28日,也有一部分结算时间定为2007年3月30日;也就是说,最多撑到2007年2月底,所有复合肥的市场价格将完全明朗。 不过还是有其他的可能,只是这个“潘多拉盒子”打开还是需要条件的。首先,现在业内对价格的担心其实也是出于对整个大环境的担忧,一旦政策环境稳定,市场价格随时都有可能明朗。其次,虽然先报价的企业存在变成众矢之的的风险,提前出台价格反而可以抢占市场先机,前提是企业销售渠道相对稳定,市场战略部署完成,对市场前瞻性的定位准确,这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过一旦一个在国内市场有足够影响力的企业“振臂而呼”,也许,价格迷雾会瞬间消散。 当迷底揭开以后,我们看到的会是什么?是你死我活的品牌拼杀,是企业间的联合、合并、重组,还是复合肥的创新前进……其实,那还是个市场未知的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