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国际泵阀采购论坛-泵水泵油泵螺杆泵液下泵离心泵阀阀门采购阀门销售泵阀论坛  (http://pvwww.com/pvbbs/index.asp)
--  环保资料区  (http://pvwww.com/pvbbs/list.asp?boardid=18)
----  科学是否也需要黄袍加身?  (http://pvwww.com/pvbbs/dispbbs.asp?boardid=18&id=4712)

--  作者:上海水泵厂
--  发布时间:2007/6/12 10:20:28
--  科学是否也需要黄袍加身?
2007年4月发布的IPCC第二工作组报告以及最新成果,在气侯变化影响方面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对二十世纪气侯变暖的情况,与前三次报告相比,以前的报告是0.6度,现在根据新的成果发现是0.74度。关于气侯变化的未来预估方面,它的最低范围到本世纪末是1.8度,最高是本世纪末4.8度[1]。在英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4月17日首次把环境问题作为讨论内容,就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公开辩论。这标志着环境问题的政治化趋势上升到了新高度,也揭示了英国正加紧推行新的外交策略。黄袍加身后的“气象科学”却面临新的挑战。

据《自然》杂志在线报道,天空中的云实际上比肉眼看起来的更大。以色列和美国的大气学家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云团周围一般都环绕着一个漫射液滴颗粒形成的“微亮区域”,人们的肉眼并不能直接看到这一延伸几十公里的“朦胧带”(twilight zone)。研究人员认为,在之前的大气研究中,科学家一直忽视了这一广阔稀疏的区域,并可能因此导致气候变化模型失准。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的《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2]。

李崇银院士说,现在对全球增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就是全球增暖,各种因素对增暖的贡献,你可以看到一张图,那里面就有不确定的地方,布什就利用这个东西,应该说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你科学上还没有完全确定。美国因为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家持这样的一种观点。我认识的很有名的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好多年前就有他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热带的云和辐射的作用比温室气体的作用还大[3]。

据以色列和美国的大气学家的最新研究,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中,云的影响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它们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通过吸收地球表面辐射的热量而使全球变暖加剧,同时,它们又通过将太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削弱全球变暖效应。科学家已经通过构建模型来研究云对气候变化的综合效应。许多大气学家现在已经认为,云的综合效应是使全球变冷。不过,他们建立模型的依据往往就是区分并考虑天空中有云和无云的区域。论文主要作者、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Ilan Koren表示,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空中有云和无云的界限并没有之前想象得那么鲜明。研究人员估计,在全球范围内约有三分之二人们认为无云的天空是被“朦胧带”所覆盖。因此,科学家很可能低估了云团使全球变冷的综合效应。云中的较大液滴能够反射大部分的可见光,这使得它们看起来很白而且不透明。Koren和同事首次证实,从数码相片中更容易看到云团周围的朦胧薄雾。大西洋上空的卫星云图表明,云团边缘以外的天空对阳光的反射率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至少能够持续20至30公里。

我们也注意到了水蒸气在温室效应和云层光反射效应中的双重身份,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其浓度的变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可逆变化:这是全球气候冷暖波动的自然原因,人不能控制水蒸气的大气浓度[4]。两极以及高纬度的夜光云也在温室效应高潮期导致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5]。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气候模型的最大漏洞[6]。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4日消息,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宇航局将发射一颗卫星去探究潜伏在地球两极上空的神秘“入侵者”——夜光云。在过去的30年里,有数颗卫星已经观测到过夜光云。拉塞尔表示,要形成夜光云都需要三个条件:低温、水蒸汽和尘粒,这样水蒸汽才能凝结成极小的冰晶。高纬度地区的天空观测者对夜光云的高峰季节进行了追踪—在北半球从5月15日到8月20日,其中活动最频繁的是7月初。博尔德(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中层大气高空冰探测计划的一位联合调查员科拉•兰德尔表示,越来越多的温室效应气体,如二氧化碳,使得低海拔地区的气候变暖,而形成夜光云的高海拔地区的气温则会下降。另外,高含量的温室效应气体甲烷实际上会导致在高海拔地区形成更多的水蒸汽[5]。

澳大利亚气象学家布赖恩特指出,许多学生不知道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是水蒸气,或者太阳系中普通的太阳耀斑事件在几天内破坏的平流层臭氧要比过去30年间由于臭氧损耗而减少的臭氧数量多得多[7]。事实上,不知道这两件事的不仅仅是学生。主流科学家把全球变暖归罪于温室效应,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控制全球变暖的唯一手段。他们也忘记了水蒸气。

我们最近指出,根据气候冷暖变化的可逆性,一种起决定作用的物理效应就必须是可逆的,不可逆的物理效应无法解释气温的可逆变化。温室气体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增温作用不具有可逆性,而温室气体中水蒸气的增温作用具有可逆性:大气中的水蒸气增多,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就会增强,但是,当大气中的水蒸气超过一定浓度,水蒸气就变成了遮蔽太阳光的云层,阻挡太阳光透过大气,使地表降温。因此,水蒸气具有致冷和致暖的的双重身份。当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化为微粒冰晶的时候,也会对太阳光产生反射作用,起到降温效果[4]。博尔德(Boulder)科罗拉多大学中层大气高空冰探测计划的一位联合调查员科拉•兰德尔表示,越来越多的温室效应气体,如二氧化碳,使得低海拔地区的气候变暖,而形成夜光云的高海拔地区的气温则会下降。这就为水蒸气的双重身份提供了最新证据。 小编推荐水泵控制柜自动供水设备无负压给水设备无负压供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设备水泵变频控制柜水泵变频控制箱、变频水泵控制箱首选上海市三星水泵厂  上海意海耐腐蚀泵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市新三星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转自:国际泵阀贸易网


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在最初阶段可以起到增温作用,伴随全球变暖,大量水蒸气形成。水蒸气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能使全球变暖加剧,当大气中水蒸气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云层遮蔽太阳光,使气温变冷,大量降水也会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酸雨,将二氧化碳带回岩石圈和海洋。于是,一个寒冷的时期在自然的调节作用下可逆地发生了。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4]。能散射太阳光的夜光云提供了新证据。

主流科学家没有看到水蒸气的双重作用,因此,他们的预测不可能准确。直线上升的气温模式也不符合气候的历史和规律。我们认为,没有看到水蒸气的双重作用是现存的气候变化模型最大的漏洞[6]。

中层大气高空冰探测(Aeronomy of Ice in the Mesosphere)卫星预定于4月25日发射,它将是第一次对夜光云进行探究的太空行动。科学家们正在搜集有关它们如何形成的最基本的信息,包括任何关于它们的出现是否与气候变化有关的蛛丝马迹。我们相信,水蒸气在气候变化中的双重作用将得到更多卫星资料的证明。

我们最近指出,气象学家的任务,是认识全球气候的变化规律,让人类活动最大限度的适应全球的气候变化。可惜的是,科学家适应气候的探索,被夸大为政治家改变气候的宣言。政治家从人类影响气候变化的失败教训中,居然看到了人类改变全球气候的希望。科学是通过争论接近真理,而国际政治却是通过强权推行一种观点。如果政治手段使用不当,气候问题的政治化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纷争和灾难[8]。

黄袍加身后的人为“温室效应”面临致命的挑战:成也水蒸气,败也水蒸气,人类不能控制水蒸气,最终还是自然界的云层反光效应使气候变冷。